宣传一下算法提高课整理 <—
题目描述
小渊和小轩是好朋友也是同班同学,他们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题。
一次树脂拓展活动中,班上同学安排坐成一个 $m$ 行 $n$ 列的矩阵,而小渊和小轩被安排在矩阵对角线的两端,因此,他们就无法直接交谈了。
幸运的是,他们可以通过传纸条来进行交流。
纸条要经由许多同学传到对方手里,小渊坐在矩阵的左上角,坐标 $(1,1)$,小轩坐在矩阵的右下角,坐标 $(m,n)$。
从小渊传到小轩的纸条只可以向下或者向右传递,从小轩传给小渊的纸条只可以向上或者向左传递。
在活动进行中,小渊希望给小轩传递一张纸条,同时希望小轩给他回复。
班里每个同学都可以帮他们传递,但只会帮他们一次,也就是说如果此人在小渊递给小轩纸条的时候帮忙,那么在小轩递给小渊的时候就不会再帮忙,反之亦然。
还有一件事情需要注意,全班每个同学愿意帮忙的好感度有高有低(注意:小渊和小轩的好心程度没有定义,输入时用 $0$ 表示),可以用一个 $0∼100$ 的自然数来表示,数越大表示越好心。
小渊和小轩希望尽可能找好心程度高的同学来帮忙传纸条,即找到来回两条传递路径,使得这两条路径上同学的好心程度之和最大。
现在,请你帮助小渊和小轩找到这样的两条路径。
输入格式
第一行有 $2$ 个用空格隔开的整数 $m$ 和 $n$,表示学生矩阵有 $m$ 行 $n$ 列。
接下来的 $m$ 行是一个 $m×n$ 的矩阵,矩阵中第 $i$ 行 $j$ 列的整数表示坐在第 $i$ 行 $j$ 列的学生的好心程度,每行的 $n$ 个整数之间用空格隔开。
输出格式
输出一个整数,表示来回两条路上参与传递纸条的学生的好心程度之和的最大值。
数据范围
$1≤n,m≤50$
样例输入
3 3
0 3 9
2 8 5
5 7 0
样例输出
34
思路
本题为DP问题,可以使用闫氏DP分析法解题。
从右下角回传可以等价为从左上角同时传两次,因为相当于是把路径倒过来走,最大值是不变的。
因此本题类似于1.1.3方格取数,只需将代码稍加修改即可。
考虑路径有交点的情况:
这种情况其实转换起来很简单,只要把位于红色线段上方的蓝色线段交换颜色就可以了,也就是说当红色处于蓝色的下方的时候,将红色的路径换成从蓝色的那段走是等效的(因为两条路径加起来经过的节点完全没有变)。
就可以得到:
但是这个时候虽然满足了红色路径完全在蓝色的上方,但是却有交点。但是因为所有节点的权值都为非负数,那么可以证明这种情况永远不可能是最优解。比如以交点(2,2)为例,蓝色从(3,1)绕道或者红色从(1,3)处绕道一定不会比两条路径都从(2,2)处走差。
绕过交点之后,可以得到蓝色虚线的方案,该方案一定不会比之前的两个实线的方案更差。(当然该方案也不一定是最优的,还要确定应该由蓝色还是红色来走原来的交点的位置。
结论
不论是在 “方格取数” 中,还是在本题中,最优解永远不会由两段相交的路径组成。
$AC$ $Code$:
$C++$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105;
int n, m;
int w[N][N];
int f[N * 2][N][N];
int main()
{
scanf("%d%d", &n, &m);
for (int i = 1; i <= n; i ++ )
for (int j = 1; j <= m; j ++ )
scanf("%d", &w[i][j]);
for (int k = 2; k <= n + m; k ++ )
for (int i = 1; i < k; i ++ )
for (int j = 1; j < k; j ++ )
{
int t = w[i][k - i];
if (i != j) t += w[j][k - j];
int &x = f[k][i][j];
x = max(x, f[k - 1][i - 1][j - 1] + t);
x = max(x, f[k - 1][i - 1][j] + t);
x = max(x, f[k - 1][i][j - 1] + t);
x = max(x, f[k - 1][i][j] + t);
}
printf("%d\n", f[n + m][n][n]);
return 0;
}
最后,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的话,点个赞再走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