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和C++的区别?
- C是面向过程的语言,C++是面向对象的语言。
- C++中有引用的概念,C中没有。
- C++中new和delete是对内存分配的运算符,取代了C中的malloc和free。
- C++引入了类的概念,C中没有。
- C++有函数重载,C中不能。
- C变量只能在函数的开头处声明和定义,而C++随时定义随时使用。
什么是面向对象?面向对象的几大特性是什么?
- 面向对象是一种基于对象的、基于类的的软件开发思想。
- 面向对象具有抽象、继承、封装、多态的特性。
- 封装,即隐藏对象的属性和实现细节,仅对外公开接口,控制程序对类属性的读取和修改。
- 抽象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数据抽象,二是过程抽象。
- 继承,即子类继承父类的特征和行为,使得子类具有父类的成员变量和方法。
- 多态,即同一个行为具有多个不同表现形式或形态的能力。表现形式有覆盖和重载。
- 覆盖是指子类重写从基类继承过来的函数,函数名、返回值、参数列表都必须和基类相同。当子类的对象调用成员函数的时候,如果成员函数有被覆盖则调用子类中覆盖的版本,否则调用从基类继承过来的函数。
- 重载指在相同作用域中存在多个同名的函数,这些函数的参数表不同,编译器根据函数不同的形参表对同名函数的名称做修饰,然后这些同名函数就成了不同的函数。
指针和引用的区别
- 两者的定义和性质不同,指针是一个变量,存储的是一个地址,指向内存的一个存储单元。引用是原变量的一个别名,跟原来的变量实质上是同一个东西。
- 指针可以有多级,引用只能是一级。
- 指针可以在定义的时候不初始化,引用必须在定义的时候初始化。
- 指针可以指向NULL,引用不可以为NULL。
- 指针初始化之后可以再改变,引用不可以。
- sizeof 的运算结果不同。
int a = 996;
int p = [HTML_REMOVED]
int &r = a;
cout << sizeof(p); // 返回 int 类型的大小
cout << sizeof(r); // 返回 int 类型的大小
在64位机器上,int* 类型的大小为8个字节,int类型的大小为4个字节。
7.自增运算意义不同,一个是地址增加(可能为16进制加4),一个是值增加。
8.指针和引用作为函数参数时,指针需要检查是否为空,引用不需要。
new/delete与malloc/free的区别
- new是运算符,malloc是C语言库函数。
- new可以重载,malloc不能重载。
- new的变量是数据类型,malloc的是字节大小。
- new可以调用构造函数,delete可以调用析构函数,malloc/free不能。
- new返回的是指定对象的指针,而malloc返回的是void*,因此malloc的返回值一般都需要进行类型转化。
- malloc分配的内存不够的时候可以使用realloc扩容,new没有这样的操作。
- new内存分配失败抛出bad_malloc,malloc内存分配失败返回NULL值。
volatile关键字
- 访问寄存器要比访问内存要块,因此CPU会优先访问该数据在寄存器中的存储结果,但是内存中的数据可能已经发生了改变,而寄存器中还保留着原来的结果。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将该变量声明为volatile,告诉CPU每次都从内存去读取数据。
- 简而言之,例如:int i=10;
int j=i;
int k=i;
在不声明volatile关键字时,编译器在第一次j=i赋值后发现下一次还会使用,所以便不会生成汇编代码重新从内存里取i的值,而是直接使用已经在寄存器中的值。
但声明后,编译器会产生相应代码,每次使用时都从内存中去取。volatile 关键字告诉编译器i是随时可能发生变化的
如果i 是一个寄存器变量或者表示一个端口数据或者是多个线程的共享数据,不使用volatile就容易出错。所以说volatile 可以保证对特殊地址的稳定访问。
3.一个参数可以即是const又是volatile的吗?可以,一个例子是只读状态寄存器,是volatile是因为它可能被意想不到的被改变,是const告诉程序不应该试图去修改他。
static关键字的作用
- 修饰全局变量,在全局变量前,加上关键字static,该变量就被定义成为一个静态全局变量。
静态全局变量有以下特点:1.该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2.未经初始化的静态全局变量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3.静态全局变量在声明它的整个文件都是可见的,而在文件之外是不可见的。4.静态全局变量不能被其它文件所用。5.其它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变量,不会发生冲突。 - 修饰局部变量,1.静态局部变量在全局数据区分配内存。2.静态局部变量在程序执行到该对象的声明处时被首次初始化,即以后的函数调用不再进行初始化。3.静态局部变量一般在声明处初始化,如果没有显式初始化,会被程序自动初始化为0。4.它始终驻留在全局数据区,直到程序运行结束。但其作用域为局部作用域,当定义它的函数或语句块结束时,其作用域随之结束.
- 修饰全局函数。在函数的返回类型前加上static关键字,函数即被定义为静态函数。静态函数与普通函数不同,它只能在声明它的文件当中可见,不能被其它文件使用。其它文件中可以定义相同名字的函数,不会发生冲突。
- 修饰类的成员变量、成员函数。
- 对于非静态数据成员,每个类对象都有自己的拷贝。而静态数据成员被当作是类的成员。无论这个类的对象被定义了多少个,静态数据成员在程序中也只有一份拷贝,由该类型的所有对象共享访问。也就是说,静态数据成员是该类的所有对象所共有的。对该类的多个对象来说,静态数据成员只分配一次内存,供所有对象共用。所以,静态数据成员的值对每个对象都是一样的,它的值可以更新。
- 静态数据成员存储在全局数据区。静态数据成员定义时要分配空间,所以不能在类声明中定义。
- 静态数据成员和普通数据成员一样遵从public,protected,private访问规则。
- 类的静态数据成员有两种访问形式:<类对象名>.<静态数据成员名> 或 <类类型名>::<静态数据成员名>
-
与全局变量相比,使用静态数据成员有两个优势:
- 静态数据成员没有进入程序的全局名字空间,因此不存在与程序中其它全局名字冲突的可能性。
- 可以实现信息隐藏。静态数据成员可以是private成员,而全局变量不能。
与静态数据成员一样,我们也可以创建一个静态成员函数,它为类的全部服务而不是为某一个类的具体对象服务。静态成员函数与静态数据成员一样,都是类的内部实现,属于类定义的一部分。普通的成员函数一般都隐含了一个this指针,this指针指向类的对象本身,因为普通成员函数总是具体的属于某个类的具体对象的。通常情况下,this是缺省的。如函数fn()实际上是this->fn()。但是与普通函数相比,静态成员函数由于不是与任何的对象相联系,因此它不具有this指针。从这个意义上讲,它无法访问属于类对象的非静态数据成员,也无法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它只能调用其余的静态成员函数。
非静态成员函数可以任意地访问静态成员函数和静态数据成员。
静态成员函数不能访问非静态成员函数和非静态数据成员。
* 静态成员之间可以相互访问,包括静态成员函数访问静态数据成员和访问静态成员函数。
extern关键字作用
- 声明一个外部变量。
const关键字的作用
const是一个C语言的限定符,它限定一个变量不允许被改变。使用const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程序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只要一个变量前用const来修饰,就意味着该变量里的数据只能被访问,而不能被修改,也就是意味着const“只读”(readonly)const 是 C 中的关键字,它会在编译期间(时机很重要),告诉编译器这个对象是不能被修改的。
- const修饰全局变量。
- const修饰局部变量。
- const修饰指针,const int *。
- const修饰指针指向的对象, int * const。
- const修饰引用做形参。
- const修饰成员变量,必须在构造函数列表中初始化。
- const修饰成员函数,说明该函数不应该修改非静态成员,但是这并不是十分可靠的,指针所指的非成员对象值可能会被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