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段树
定义
百度百科定义:线段树是一种二叉搜索树,与区间树相似,它将一个区间划分成一些单元区间,每个单元区间对应线段树中的一个叶结点
蓝书定义:线段树是一种基于分治思想的二叉树结构,用于在区间上进行信息统计
原理
- 线段树的每个节点都代表一个区间
- 线段树具有唯一的根节点,代表的区间是整个统计范围,如[1, N]
- 线段树的每个叶节点都代表一个长度为1的元区间[x, x]
- 对于每个内部节点[l, r],它的左子节点是[l, mid],右子节点是[mid + 1, r],其中 mid = l + r >> 1(下取整)
图示
由上面俩图展示了一颗区间长度为10的线段树
不难发现我们可以由一个struct数组来保存线段树的每个节点
struct Node
{
int l, r; //左右区间端点
int date; //线段树要维护的区间性质(一般为最大值,最小值,求和等)
}Tr[4 * N]; //N 为长度为1的区间节点的个数
一般我们Tr[]数组的长度要求不小于4 * N
原因(了解即可):由上面俩幅图我们不难发现,线段树的最后一层是不满的,有多余位置。而除去最后一层
后的线段树一定是一颗完全二叉树, 树的深度为$O(log)N$
一共有N个长度为1的区间节点, N > 倒数第二层的节点个数。
因为最后一层的节点个数为N的一颗满二叉树的所有节点个数 = N + N/2 + N/ 4 +.... + 2 + 1 = 2N - 1
个
所以我们的线段树去掉最后一层后节点的个数是严格小于2N - 1
的(因为我们的线段树最后一层有空余位置)
而最后一层最多不会超过上一层的俩倍 即最坏情况下有 < 2*N
个节点
所以我们长度一般取4 * N
即可
基本操作
- pushup 由子节点更新父节点信息
- pushdown 由子节点更新父节点信息 lazytag(懒标记)
- build 由区间建立线段树
- modify 修改某一个点(easy)或者区间(hard)
- query 查询某一端区间信息
1.build操作
void build(int u, int l, int r)
{
tr[u].l = l, tr[u].r = r; //更新当前区间的左右端点
if(l == r) return ; //当前已是叶节点,返回
int mid = l + r >> 1; //取区间中点
build(u << 1, l, mid); //递归建立左子树
build(u << 1 | 1, mid + 1, r); //递归建立右子树
pushup(u); //一般在这里pushup(即更新区间所要维护的信息/属性)
}
2.query
int query(int u, int l, int r)
{
if(tr[u].l >= l && tr[u].r <= r) return tr[u].v; //当前查询区间[l,r]完全覆盖了u节点所代表的区间,直接返回
int mid = tr[u].l + tr[u].r >> 1;
int v = 0;
if(l <= mid) v = query(u << 1, l, r); //否则,若[l,r]和左子节点有重叠,递归访问左子节点
if(r > mid) v = max(query(u << 1 | 1, l, r), v); //否则,若[l,r]和右子节点有重叠,递归访问左子节点
return v;
}
3. modify 操作和query类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何修改区间信息/属性
4. pushup 直接看模板题更好理解
5. pushdown 直接看模板提更好理解
题目链接 AcWing1275. 最大数
第一个模板题,用线段树维护区间最大值, 只需用到pushup操作,暂时没用到pushdown
题目思路
1.我们可以提前把m个数给填好
2.因此我们的第一个操作 在第n个数后面加一个数x == 修改第n + 1个数
3.第二个操作即 查询[n - l + 1, n]内的最大值
时间复杂度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algorithm>
#include <cstring>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N = 2e5 + 10;
int m, p;
struct Node
{
int l, r;
int v; //[l,r]区间内最大的数
}tr[N * 4];
void pushup(int u) //由子节点信息更新父节点信息
{
tr[u].v = max(tr[u << 1].v, tr[u << 1 | 1].v); //父节点的最大值 = max(左子节点的最大值,右子节点的最大值)
}
void build(int u, int l, int r) //build基本操作
{
tr[u] = {l, r};
if(l == r) return ;
int mid = l + r >> 1;
build(u << 1, l, mid);
build(u << 1 | 1, mid + 1, r);
}
int query(int u, int l, int r) //query基本操作
{
if(tr[u].l >= l && tr[u].r <= r) return tr[u].v; //当前区间[l, r]已经覆盖u节点区间,直接返回
int mid = tr[u].l + tr[u].r >> 1;
int v = 0;
if(l <= mid) v = query(u << 1, l, r); //[l, r]和左子节点有重叠,递归查询左子节点
if(r > mid) v = max(query(u << 1 | 1, l, r), v); //[l, r]和右子节点有重叠,递归查询右子节点
return v;
}
void modify(int u, int x, int v)
{
if(tr[u].l == x && tr[u].r == x) tr[u].v = v; //当前节点已是叶节点,直接修改
else
{
int mid = tr[u].l + tr[u].r >> 1;
if(x <= mid) modify(u << 1, x, v);
else modify(u << 1 | 1, x, v);
pushup(u); //不要忘记回溯更新父节点信息, 因为子节点已经被修改,所以父节点信息可能会改变
}
}
int main()
{
int n = 0, last = 0;
scanf("%d%d", &m, &p);
build(1, 1, m); //建立一个长度为m的线段树
int x;
char op[2];
while(m -- )
{
scanf("%s%d", op, &x);
if(op[0] == 'Q')
{
last = query(1, n - x + 1, n);
printf("%d\n", last);
}
else
{
modify(1, n + 1, (last + x) % p);
n ++;
}
}
return 0;
}
2021.8.17 持续更新中 还没学完
图那个3标错了,不应该是【1,10】,应该是【6,10】
多谢指正 ,改了